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浙江省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一项重要的补充医疗保障制度,“浙里惠民保”自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参保人数不断攀升。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共谋发展,省医疗保障研究会于近日在绍兴举办了“浙里惠民保”集成创新改革研讨会。
“浙里惠民保”运行情况分析
研讨会上,省医疗保障研究会副会长王平洋对“浙里惠民保”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他指出,“浙里惠民保”自2020年10月上线以来,参保人数已突破1500万,有效提升了浙江省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同时,他也指出了“浙里惠民保”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例如保障责任与基本医保衔接不够紧密、产品设计有待优化等问题。
专家观点与实践经验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阎建军就“惠民保”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进行了深入讲解。他认为,“惠民保”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可控的原则,同时要注重与基本医保的衔接,避免重复保障。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教授许闲分享了上海“沪惠保”的运营实践与建议。他指出,“沪惠保”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加强风险控制、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其他地区的“惠民保”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山东省淄博市医保中心副主任仇法新分享了“淄博齐惠保”的增值服务实践。他介绍,“淄博齐惠保”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为参保人提供健康管理、药品配送等增值服务,有效提升了参保人的获得感。上海睿择佑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小龙就互联网门诊险在惠民保中的探索与思考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互联网门诊险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医疗保险在门诊保障方面的不足,是惠民保的重要发展方向。
研讨会主要内容及成果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如何结合门诊共济改革,在制度建设方面作探索,设计多档可选、多缴多赔的产品,促进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各地市医保局、省金融监管部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浙大学者等代表积极参与讨论,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目前惠民保工作遇到的问题及挑战。会议形成共识,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惠民保产品设计和服务,不断优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
总结与展望
本次“浙里惠民保”集成创新改革研讨会,为浙江省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未来,浙江省将继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浙里惠民保”制度设计,提升保障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为实现“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目标而努力。